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中“成本问题”初探
文章出处:http://www.singbon.com 作者:徐基仁 人气: 发表时间:2011年09月22日
[文章内容简介]:“成本障碍”在我国成为RFID发展的一个瓶颈。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从事RFID技术应用研究及工程实践中的体会,借助对目前在我国几个RFID应用案例的分析,对这个“难题”的实质及产生的原因、解决方式作了探讨。指出充分发挥RFID技术的核心价值,充分重视对应用模式的研究和设计,科学设计其应用价值链,追求其使用价值最大化是解决成本问题的关键。
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最具活力和前途的高新技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已进入全面的商业化应用阶段,它对人类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目前,在推广应用射频识别技术的进程中,普遍反映出遭遇到“成本障碍”的困扰,使其规模型、社会化的应用受到阻碍,这已引起政府及业界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学者,纷纷进行分析研究,以图尽快找出原因,破解难题,冲出这一瓶颈的桎梏。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从事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研究及工程实践中的体会,借助对目前在我国几个射频技术应用典型的分析,对这一“难题”的实质及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向作一个初探,借以抛砖引玉,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共同努力,贡献一己之力。
1 关于对RFID“成本问题”的认识
目前,社会上对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中普遍反映的“成本问题”,直接表述是:“成本过高”,特别是从需求方面反映尤为强烈。认真分析来看,这一新技术应用的成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这就是“技术及产品成本(更多的由产品、设备来表达)”和这一技术在“应用环节形成的成本”。对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言,这种成本的组合和表达形式,尤为突出,在构成“总成本”的比重中,“应用环节的成本”常常会大大超出“产品、设备的成本”。如果仅仅是着力于解决新技术,新产品的“生产成本”,往往会陷入“批量”与“成本”的“鸡”“蛋”怪圈之中恶性循环。在认真降低新技术、新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去研究、科学的构建应用环节的成本,在总成本的大比重领域内下功夫,更利于“成本障碍”的解决。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视角,来探讨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推广应用中遭遇的“成本问题”。
2 基于上述理念,成本问题不是根本问题
首先,对成本的考量取决于价值。即社会对一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成本的认同、接受程度,取决于这一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价值(应用价值),应用价值越高,使用者受益就越大,“成本”被接受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成本”再低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如果它没有“使用价值”或“使用价值”很低,使用人不能受益或很少受益,这种“低成本”也难于被接受。因此,“成本问题”在这里只是表象。“成本”之所以成为“问题”或障碍,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价值”模糊或价值表达不力的结果。应从突出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应用价值或增强其“价值表达方式,表达能力”上下功夫。
具体到射频识别(RFID)技术这一新技术而言。它的总成本(被使用的成本)的高低,以及其被认可的程度,取决于对RFID应用系统价值链设计和构建的好坏,取决于在RFID应用系统集成工作中对RFID价值的表达发挥的力度和方式的好坏。
3 RFID应用系统集成的关键之一是价值链的设计和构造的好坏优劣
“RFID的价值大小与其被使用的次数成正比”。这一精辟的论述,揭示了RFID技术的价值特性。RFID技术是偶基技术,RFID技术是系统技术。在RFID应用系统的集成工作中,为其设计的价值链越长,价值表达的环节越多,成本被认同度就越高。如果在同一个RFID技术应用系统中,电子标签被使用的环节越多,读写器被使用的功能越充分,其成本被分解、稀释和认同度就越高。反之,价值链被设计得越短,或供价值表达的环节越少,成本问题就越突出。例如,在我国目前运行的高速公路ETC项目中,其用于电子钱包的电子标签几百元(一般在三百元左右)一个,对于一辆汽车的成本而言,它的成本微乎其微,对于一个能消费汽车或以汽车作生产工具的车主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言,这一成本并不难接受。但就其实现的价值而言,仅仅为了一个电子钱包功能,就需要付出几百元的成本,无疑是我国金卡工程中介质成本最高的应用项目了。它推广了十年还没有被普及,这恐怕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4 RFID应用系统价值链设计构造的好坏,有赖于系统“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的好坏
RFID应用系统价值链的设计和构造,基于对这一新技术“应用模式”的选择和由此带来的“商业模式”的选择。目前,我国金卡工程领域大力推进“一卡多用”和“多功能卡”,这是对原有应用系统的总结、优化和提升,这无疑将重构原有应用系统的价值链并同时触及其商业模式。但是仅以“一卡多用”和“多功能卡”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是只抓住了“战术”问题,而“应用模式”才是战略高度的问题。
RFID应用系统,一开始就应从“应用模式”的战略层面来着眼,进行系统价值链和商业模式的设计和构建。
从RFID技术十多年来在国际国内的应用实践看,这一新技术的应用模式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工具型应用”,一类是“资源型应用”。
“工具型应用”的特点是将RFID技术仅仅作为完成特定任务的工具,赋予它单一的任务,单一的功能,单纯的应用环境(一般表现为闭环式),这种应用系统价值链短,技术装置使用环节单一,使用频次低,使用有效期短。特别突出的表现在电子标签的应用上。如公路ETC系统将电子标签作为电子钱包使用,门禁系统将电子标签作为“电子钥匙”使用,物流系统将电子标签当作物品流通的代码使用,商品防伪系统中将电子标签作为防伪的标识等等。
这类应用模式集成的应用系统,提供的是“功能服务”,RFID技术的提供者扮演供应商和集成商的角色。这种系统一般都由使用者自己运营,形成行业性应用系统或企业性应用系统。“资源型应用”,是将RFID技术用于信息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将电子标签作为“信源”装置而集成为一个资源型开发及应用系统。这种应用系统的价值链长,技术装置使用环节多,使用频次高,应用作用期长。这种应用模式将RFID技术布局于一个大信息资源开发系统的“信源”端和“采集”端,立足于“标准信源”的创设,充分发挥RFID的“信源”技术和“采集技术”完美结合的优势,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为目标。这种应用模式下集成的RFID应用系统提供的是“信息服务”,RFID技术提供者的作用透过专业运营商来充分发挥,这种系统一般都由独立于各最终使用者之外的专业运营商来运营(类似中国移动),其服务表现为社会化的信息公共服务方式。正在积极研究试用中的“汽车数字化标准信源系统(VDSI)”和“泛在RFID物联网系统”就是这类应用的代表。“成本问题”在这一应用模式中已不成为障碍。RFID技术的这一种应用模式使其价值能够趋于最大化。
5 对RFID技术的应用有赖于对其核心价值的认知
RFID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一个基础共性技术,具备特有的核心价值。只有深刻的认知其核心价值,才能设计构造出面向各种需求的普适型、实用型、经济型应用系统。
RFID技术的核心价值,突出的表现在“ID”+“RF”上,即:表现在“信源技术和采集技术的完美结合”上。
RFID技术的创新,使信源技术和采集技术有机的、互为适应的产生并运行于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中。这就使为众多的“物”创设起“身份信源”或“身份的数字化标准信源”成为了可能。“万物都将获得一个ID”“万物都将被标识”,不再是科学的幻想和假设。为丰富的信源资源的开发和获取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为数字化社会,数字化地球准备了现实的技术条件。因此,深刻的领悟和认知对RFID技术的这一核心价值,对于它的推广应用,对于基于这一技术的应用系统的集成,将受益非浅。
6 结语
对RFID技术推广应用中所遭遇到的“成本障碍”问题,不仅可以通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来解决,更可以通过在应用系统的集成工作中,充分发挥RFID技术的核心价值,充分重视对应用模式的研究和设计,科学设计其应用价值链,追求其使用价值最大化来予以解决。
按照这一理念来审视RFID的推广应用,我国的现代道路交通领域,将是RFID核心价值充分表达的最佳应用场景和广阔天地。“成本问题”在这里,将不成其为障碍。可以预言:RFID技术在我国规模型、社会化应用,会在道路交通领域实现战略性突破。
注:本文所指的道路交通领域,是包括公路交通、城市道路交通和小区、企业道路交通在内的范畴。
本文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成本问,频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成本问题,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成本问题,,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成本问题,R,技术,RFID,射频识别,成本问题,RF,术,RFID,射频识别,成本问题,RFI,,RFID,射频识别,成本问题,RFID,RFID,射频识别,成本问题,RFID系,FID,射频识别,成本问题,RFID系统
上一篇:IC卡有线电视收费控制器的设计与研制[ 09-22 ]
下一篇:智能卡技术及其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 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