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率先打造全国低碳示范港
文章出处:http://www.singbon.com 作者:焦兰坤任欣彪 人气: 发表时间:2012年05月07日
“十一五”以来,吞吐量翻了一番多,而综合能源单耗却下降了21.6%,青岛港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的强港之路。借助近日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4个“低碳港口建设”主题性管理试点单位之一、获得重点政策支持、重点资金扶持的东风,今年,青岛港将率先打造成全国低碳示范港口。
5年14.1亿元技术改造
从整个港口生产“大节能”的角度考虑,青岛港充分挖掘原有流程化作业线设备和场地的潜力,通过码头生产优化研究,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互通连接,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通过不断改进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优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智能调配,轮胎吊作业效率提高10%,桥吊作业效率提高16%。
数据显示,青岛港5年来累计投入14.1亿元进行各方面技术改造。先后对煤炭、矿石作业系统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充分发掘原有流程化作业线设备和场地的潜力,充分利用码头资源,实现煤炭系统和矿石系统的互通连接,新建自动化装车楼扩大铁路直取疏运,缓解了车船冲突、堆场不足等矛盾,使码头的综合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年节约矿石搬倒燃油460多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万吨。
每年在全港范围内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仅“十一五”以来就创造工属具革新成果1600多项,其中267项获得国家专利。这些成果在提高装卸质量和作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障安全生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信息技术方面,目前,已对集装箱、铁矿石、原油、煤炭、粮食五大货种全部实现了中央控制室调度指挥、机械化、系统化、流程化作业。青岛港自主研发的“集成可视化港口生产指挥系统”、“港口物流信息及电子商务系统”、“青岛港船舶动态监控及电子海图管理信息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系统,为港口科学管理、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性地推行“大票提箱”新模式,集卡空载率由53%下降至46%,每年可节约标煤1751吨,减少CO2排放3741吨。
在此基础上,青岛港还通过应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CR)、无线射频技术(RFID)、IC卡技术、掌静脉识别等尖端信息技术,实现了集装箱智能闸口进闸、出闸全过程无人化管理,开创了国内集装箱全自动闸口的先河。
新能源、清洁能源唱主角
对作业机械实施“油改电”或“油改气”技术改造。目前港内已有183台集装箱轮胎吊实现直接用电作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4.7万吨,节约能源成本8100万元;通过对红光吊车实施“油改电”,年节约燃油50万升。
大力推进“油改气”项目,2010年以来,不断加大LNG等清洁、高效能源在装卸作业过程中的推广应用力度。先后购置了28台新型LNG拖车和客车,对7台老旧沃尔沃拖车实施“油改气”自主技术改造。
在新老港区建设了两座LNG加气站,储气总能力为110水立方,日加气总能力2.7万标方。
致力于在新建码头中广泛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在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及四期码头的办公楼、食堂、宿舍楼、浴室应用地源热泵、空气源供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实现“只见蓝天,
不见黑烟尘”目标
为建设绿色环保低碳港口,青岛港将原先在青岛老港区作业的铁矿石、煤炭全部转移到前湾新港区。煤炭、矿石等货物从卸船开始,到运输、堆码、出港等各个环节采取了一系列防尘措施,实施全方位立体大防护。主要从事矿煤散货作业的前港公司通过喷淋,使矿石粉尘凝结,给矿石垛“打摩丝”;对煤炭、矿石用篷布苫盖,给货垛“盖被”,保证不扬尘。每天安排专门机械和人员不间断冲洗港区道路和码头,给码头道路“洗脸”,保证码头道路24小时保洁;在港区出口处设置多个洗车池,对出港的车辆进行“洗澡”,保证车辆干净上路。在不久的将来,青岛港将实现“只见蓝天,不见黑烟尘”的目标。
为实施碧水工程,青岛港对到港的油轮全部实施围油缆作业,并配备了现代化的防污设施和专用的环保船舶。为防止船舶垃圾入海,对停泊在锚地的船舶配有专业垃圾船接收,对靠岸船舶设专车每天接收。
在油港和前湾两个港区均建立了生活污水处理场,港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并全部用于矿石煤炭作业的喷淋抑尘和绿化浇灌、道路清洗保洁,不仅实现了生活污水的零排放,而且节约了自来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