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防范意识大相径庭,北京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现状调查
文章出处:http://www.singbon.com 作者:北京日报 人气: 发表时间:2022年03月22日
北京市顺义区旺泉街道针对电动车充电进行摸排治理,采取厂家定期体检及街道、社区随时检查等方式对充电桩的完好有效及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我国现有电动自行车3亿辆,并保持着每年3000万辆的增幅。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火灾频发,2021年全国就接到电动自行车火灾报警近1.8万起。记者调查发现,电池充电环节是关键,最容易发生亡人火灾事故。
如何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各地都在探索。北京市从规范电动自行车使用、禁止入户充电、建设集中充电设施、研发智能监管平台等,作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落实情况如何,问题有无改观?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夺命100秒”
电动自行车火灾有多可怕?北京消防协会会长孙富用“夺命100秒”来形容。他分析电动自行车火灾有一些突出的特点:火灾发生的不确定性比较强,起火因素不明显,一般都是没有征兆、突然起火,而且燃烧迅速,很快就形成爆炸。值得注意的是,锂电池燃烧后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如果在室内,有毒烟气会迅速充满整个空间,造成群死群伤。
2021年6月23日凌晨,四川成都上善清波小区电动自行车棚起火,火势凶猛,大火被扑灭后,车棚仅剩钢架,上百辆电动自行车被烧成残骸。
2017年12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乡一处村民自建房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造成5死8伤。惨烈的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8年初,北京市消防部门部署了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工作。据统计,2017年北京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69起,而2007年至2017年,北京市发生的重大火灾中有三分之一是电动自行车火灾。
各地开展专项治理也多始于这次事故,措施主要是建设户外充电桩。但是受到充电桩数量较少、维护不到位、充电费较贵、电池易被偷盗等因素影响,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021年9月20日,北京市通州区玉桥街道幸福艺居小区一租户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带入楼内充电,电池发生爆炸起火,造成5人遇难。“9·20”火灾事故发生后,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区域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的紧急通知》。
2022年3月2日凌晨,浙江杭州上城区近江耀江福村里,一处停放电动自行车的车棚起火,有四五十辆电动自行车被烧成了空架,还殃及停在车棚边的几辆汽车。图片摘自《钱江晚报》
结合应急管理部令第5号《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实施,电梯阻梯器开始广泛安装,电动自行车上楼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电池入户的问题依然突出。
今年2月,北京市城管委牵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的实施方案》。这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不少单位都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宣传教育等工作。充电桩、充(换)电柜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
但户外集中充电一旦出现险情容易火烧连营。充电桩、充(换)电柜的消防设施、安全监控等问题都提上了议事日程。
防范意识大相径庭
虽然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宣传工作做了不少,但电动自行车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却大相径庭。
核心城区居民安全意识较强,记者在北京市东城区清水苑社区采访做电动自行车阻梯系统试验时,还被等电梯的居民提示电动自行车不能进楼。
清水苑社区共有12部电梯,去年社区利用党费为民办实事专项经费安装了阻梯系统。记者推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后,系统自动识别并报警,电梯内播发语音提示,电梯门也不能关闭。清水苑物业项目经理李聪告诉记者:“居民都很自觉,从去年10月起就没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的违规报警了。”
清水苑社区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常住居民1320户,电动自行车约有200辆。社区内共设置了7组充电桩、共计70个充电口,5组充电柜、共40个充电口。
清水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李韡介绍,这些充电口能够满足居民使用,小区内基本杜绝了车辆入户、“飞线充电”等问题。有意思的是,他们小区的充电柜是居民提出希望安装的,尤其是老年人更担心电池在室内着火后他们没有自救能力而发生危险。相比充电桩,老人们更喜欢用充电柜,因为不担心电池被偷。
而在其他一些地区,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在西城区半步桥小区,记者发现20个充电柜中有15个充电柜都无法使用,剩下5个充电柜都显示正在使用中。“充电柜总是满的,有时外卖骑手还会来这里充电,因为经常没地方充电,我只能将电动自行车卖了。”居民张女士对此非常无奈。
在朝阳区吕营嘉园小区,记者看到了多处充电车棚,其中一处车棚可容纳87辆车同时充电。尽管如此,记者仍发现有一辆电动自行车靠着某单元楼一层的铁窗,从屋里伸出一根电线正给车充电,非常隐蔽。“虽然车棚很近,但是放在自己家窗户前充电能避免电池被偷,用车也更加方便。”车主王先生说。
而在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重点人群中,还有不少人选用违规改装电池。“这辆电动自行车售价不贵,但是改造锂电池花费了几千元,可达60V35Ah(电池的额定电压为60伏,容量为35安,编者注),充一次电能跑90公里。”一位搬家公司的工人向记者介绍他的改装电动自行车。而在记者随机走访的7家电动自行车零售店中,有4家可以提供电池改装服务。
管控措施“八仙过海”
记者调查发现,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有意识地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加强管控。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平安办副科长苏洪洋介绍,他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电动自行车管控。上文说的清水苑社区是该辖区内基础比较好的小区。有些老旧小区、拆迁滞留区等平房区没有物业,也由街道统一建设了集中充电设施。目前,辖区共有1700余个充电口,充电设施和车辆的比率约为1∶3,已经达到全市要求的建设标准,在东城区处于领先水平。令人欣慰的是,东直门街道自2021年起至今没有出现过电动自行车起火的险情。
北京市顺义区旺泉街道有20个居民社区、700多家企业和商户。街道平安办负责人介绍,他们经过调查摸底建立了电动自行车的底数台账,通过安装电梯阻梯器、建设充电桩、充(换)电柜,以及网格员不间断地“扫楼”巡查、夜查等措施防范遏制车辆上楼、“飞线充电”等违法违规行为。目前,该街道电动自行车约有6000辆,充电口建设有1946个。
与居民社区相比,商务楼宇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北京西站地区共有11个商务楼宇,但没有可以提供给上班族使用的电动车充电设施。“目前北京西站只有下沉广场有一处充电设施,是专门给保洁车充电的。”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西站地区消防监督处处长王建彬介绍。
西站位置特殊。为了严防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行为,西站消防处将11个楼宇的物业作为管理突破口,要求物业公司划定电动自行车停放区。消防员每日巡查时会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的电池是否在车上。“一旦发现电池没在,我们就会立即联系物业,查找相关涉事人员,如果确实存在违规充电行为,我们会对该物业公司和涉事企业进行处罚。”王建彬补充,“我们也在协调有关部门,希望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在北京西站地区设置一些充电设施供附近企业的职工使用。”
作为电动自行车使用大户,京东也非常重视相关工作,采取整车租赁的方式提高了安全保障水平。京东华北区快递产品部运营总监林峰介绍,京东小哥使用的电动自行车是由公司统一担保、个人付费租赁的,车辆和电池的质量,以及日常的维修保养都由租赁公司负责。整车一个月的租赁价格为300元,额外多租的电池每块每天收费2元,费用由快递员承担。
在京东北京东城新怡物流点,记者看到,这里共有17位快递员负责周边商品的配送,站点内不仅配有一组8格充电柜,还有2个快充电桩。北京站区副总经理夏璞介绍:“快充模式是对慢充模式的补充,快递小哥会利用回站点取货的间隙在快充区给电池充电,基本10分钟就能充满,避免了‘一车多电’的管理难点。”
不少科技企业也积极投身防范工作。有的开发智慧插座,通过监控电力曲线,识别室内违规充电行为,一旦发现自动断电。有的则致力于“一车一池一码”的研发推广,源头防控电池入梯入户。
实践提出安全新课题
贵阳、成都、杭州等地都曾发生过集中充电区火灾。充电桩、充(换)电柜解决了电池入户等违规充电问题,但集中充电区火灾风险防范亟须提上日程。
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大部分充电设施都不具备远程安全监控、自动灭火的功能。一家充电柜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后台只能监控用户电池的充电时间、格口使用时间,无法监控电池温度、电量、电压等信息。如果发生电池温度过高等异常情况,充电格口有一定概率通过过电保护等功能实现自动断电。一旦发生火灾,还需要附近人员及早发现并使用灭火器扑救。
提升电池、充电装置的安全可控性成为了新的市场风口。
有些企业正在探索电池远程安全监测。超电北京公司总经理朱敏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在对2000块电池进行贴片监测试验,监测每组电芯在充电和工作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包含起始电压、电流电压等参数。一旦电池出现异常,后台会立即报警,远程控制断电。他们还在江苏开展了社区迷你超充站的试点,一次充电三五分钟即可完成,人不离开更加安全。
北京市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与超电合作研发远程监控消防物联网系统,目前,他们在京东物流北京站区开展试点。一旦出现异常,系统远程控制电池断电的同时,不仅会向管理人员、快递员的手机发送提示信息,还会与支队可视化指挥平台联动,主动提示附近的消防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响应。
地坛消防救援站指导员李浩然是这次试点的负责人之一。他介绍:“我们也在探索电池监测系统的标准化,如果是普通居民使用,我们可以在系统中去除定位等相关功能,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安全。”
有些企业正在尝试提升充电柜的安全系数。北京明信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投用了1773组充电柜,有近1.5万个充电格口。公司CEO孙佐民介绍,充电柜实时监测电流、电压等数据,每个格口都配备独立烟感装置,发现异常时通过消防物联网平台、APP向物业等相关人员报警。同时,柜体发出声光警报,柜体自动断电,柜门自动锁死。更重要的是,充电柜采用防爆柜体,每个格口内都配备了灭火装置,可以有效将火灾隐患控制在单一格口内,不会形成串联火灾。灭火物质也从石英砂、干粉到热气溶胶不断升级换代。此外,他们还投保了产品责任险、安责险和盗抢险作为安全“兜底”。
无独有偶,李浩然他们也在研发加装盐水灭火装置的新型充电柜。一旦电池在充电时着火,盐水会在5秒内充满充电格口,浸透电池,快速灭火。
电动自行车治理
专家这样说
↓↓↓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
安全标准化进程加速
电动自行车火灾形势严峻,出台锂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呼声不绝于耳。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征求意见已经结束。此项工作进展如何,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有关专家。
据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使用梯次利用(即从电动汽车淘汰下来的电池或者废旧电池中拆出可用电芯组装电池再次使用,编者注)的锂电池或劣质锂电池,以及使用劣质充电器对锂电池充电的行为,这些都是引发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原因。
2019年4月15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始实施,由原来的部分条款强制改为全文强制,增加了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指标。但是涉及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标准主要有两部,分别为《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GB/T 36972—2018)、《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和充电器》(QB/T 2947—2008),均为推荐性标准。这导致现阶段市场上特别是电商平台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锂电池产品对于现行标准的执行度较低,部分无标、质量低劣的产品隐藏于市场之中。
这位专家分析,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的难点在于怎样最大限度地实现该项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切实提升产品质量准绳,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在标准制定中,为最大限度实现检验项目考核产品基本属性的指标、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电池电气安全、电池机械安全、电池保护功能、环境安全、人身安全、电池结构安全等6个方面的项目均应纳入考虑。此外,还应参考吸收国内外相关产品的先进标准经验,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轻型电动车辆应用二次锂电池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EN 50604—1:2016)等。
这位专家还透露,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国家强制性标准预计今年内将会发布。
电动自行车治理宜顺应市场需求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都表示,电动自行车涉及民生问题,管控措施宜以疏导为主,顺应市场需求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北京消防协会会长孙富表示,实现电动自行车安全要把住两关。一是质量关。质量关就需要有强制性安全标准,有产品质量认证,这方面目前有所欠缺。二是使用关。这涉及千千万万的使用者,宣传是最主要的手段,要让老百姓知道事故的危害。
孙富强调,在加强管控的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一定要跟得上。要加快户外集中充电设施的建设,要解决充电桩、充(换)电柜的电费定价问题。另外,新建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就应该预留出集中充电设施的位置、电力容量等。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北京市实行充电桩、充(换)电柜电费、服务费分开计费的原则,两者比例不能超过1∶1,其中,电费和民用电价格标准一致,解决了集中充电贵的问题。
充电设施建设的巨大市场也刺激了大量企业参与。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素质良莠不齐。有些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采购要避免只以价格论英雄,希望能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后期维保,以及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以免“劣币驱逐良币”,拉低行业发展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则建议实行电池实名制,根治电池入户充电与电池违规改造的问题。他表示,以往电池发生故障引发事故,厂家、零售店与用户会互相推诿责任,实行实名制便于溯源,可以杜绝相关违规违法行为。同时物业还可以在楼宇内安装电池感应系统,一旦电池入户,立即启动报警提示,实现精准治理。
王宏伟还建议,平台企业应担负起快递员规范使用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责任。可采取统一配置车辆电池等方式,从源头杜绝使用违规劣质电动自行车、电池等。同时,平台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员工违规使用电动自行车及电池,平台应给予一定处罚。
此外,孙富表示,通州“9·20”火灾事故值得我们关注,此案以“失火罪”批捕了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为什么?因为现在只有《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应急管理部令第5号)这一部政府部门规章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行为进行了规定。发生“9·20”火灾的是一栋五层小楼,不是高层,所以张某某的违法行为不适用5号令。他呼吁各地在修改消防条例时都应加入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存放造成安全隐患的处罚规定。